国际葡萄酒及烈酒商贸展VINEXPO连续12年委托市场信息供货商International Wine andSpirit Research(The Iwsr)进行有关全球葡萄酒及烈酒消耗、生产及国际贸易的详细研究,并作出五年预测。最新一份报告之市况预测展望至2017年,涵盖28个生产国及114个消费市场。
(The Iwsr)于1971年成立,其数据库提供最广泛、详细及精确的全球酒精饮品市场数据源。12年来,VINEXPO 的市场研究报告一直是葡萄酒及烈酒业专才的重要参考。过去每年,研究作出的预测与实况之差距甚微,彰显这份由VINEXPO提供的报告之宝贵价值。
亚太区葡萄酒消耗增长最强,将于2017年消耗超过40亿瓶葡萄酒。在全球大陆葡萄酒消耗量排行榜上,亚太区仍然落后于欧洲和南北美洲,排行第三,但却是增长最强劲地区。
根据VINEXPO/The Iwsr亚太区葡萄酒市场研究,至2013年年底,亚太区饮用了2.8971亿九公升箱静止葡萄酒及汽泡酒(即34.76亿瓶)预料2013至2017年期间,亚洲区消耗量将录得历来最高升幅至22.84%,达到3.5589亿九公升箱。相比之下,欧洲区消耗量预计只会稍微下跌0.14%,,而同期美洲区消耗量将会稳步上扬,增长9.05%。

全球消耗量持续上升
2008至2012年,全球葡萄酒消耗以数量而言上升3.23%,达到26.63亿九公升箱。VINEXPO/The Iwsr亚太区葡萄酒市场报告预测,此增长于2013至2017年这五年期间,将略为加快,达到4.97%。
中国于2013年有所停顿,但保持增长
经过十年来每年约为25%的持续增长速度,预期2013年中国的葡萄酒消耗量暂缓,下跌2.2%。而此下跌并没有影响进口葡萄酒,其销量仍然不断上升。受影响的只是国产葡萄酒,占全国静止葡萄酒总消耗量的82.7%。然而,经过短暂放缓后,中国葡萄酒消耗量将恢复增长,在2013至2017未来五年间,葡萄酒消耗量将增加33.8%,至2017年达到2.3亿九公升箱。
中国成为全球领先的红葡萄酒消耗国
中国(包括香港)为现时全球最大的红葡萄酒市场,在2013年消耗超过1.55亿九公升箱红葡萄酒,相当于18.65亿瓶,较2008年上涨136%,紧随其后的分别是法国(接近1.5亿箱)和意大利(1.41亿箱)。中国消费者对红酒的兴趣与日俱增,于 2007至2013年,中国的红酒消耗量上升2.75倍,而意大利及法国则分别减少5.8%和18%。
美国维持全球领先葡萄酒市场之地位
自2011年以来,美国一直于葡萄酒消耗上领先法国和意大利,成为全球第一大葡萄酒消耗国。在过去五年,美国葡萄酒市场继续稳定增长而且从没动摇,并于2008至2012年期间达到11.36%的增长率。在未来五年,美国的葡萄酒消耗量将增加14%,于期末总量达到3.8436亿箱,相当于46亿瓶。
增长迅速的三大酒类:汽泡酒、粉红酒与顶级葡萄酒
2008至2012年间,全球葡萄酒整体消耗量上升了3.23%,而汽泡酒的消耗量(占整体的7.9%)增幅达5.66%,超越葡萄酒类别的整体消耗量升幅。粉红酒的消耗量(占整体的9.1%)于2008至2012年间升幅更见凌厉,达7.66%,而每瓶售价超过10美元的静止葡萄酒同期消耗量更大幅飙升21.8%。这三个葡萄酒市场中的特定领域增速最为显著。
国际葡萄酒贸易增长速度比全球消耗量快两倍
2012年在世界各地消耗的葡萄酒中,27%为进口静止葡萄酒,即超过四分之一,可见消费者渴望尝试更多来自外地的葡萄酒,并且都能购买得到。2008至2012年间,消费者对国际葡萄酒的偏好上升7.39%,升幅较全球整体消耗量快2.3倍。VINEXPO/The Iwsr亚太区葡萄酒市场报告预测,于2013至2017年这五年间,全球进口静止葡萄酒的消耗量将达到7.8%。整体葡萄酒消耗量预计在同期将上涨5%。
亚太区的静止葡萄酒总销量中,进口酒占一半
2012年,进口静止葡萄酒占亚太区葡萄酒总消耗量26%,占总值的48%。2013至2017年间,预期进口葡萄酒总消耗量将提高27.7%,达到9900万箱,相当于11.9亿瓶。由此推断,未来五年亚太区消费者将以其葡萄酒总支出的52%花费在进口葡萄酒上。
按数量计意大利为全球最大葡萄酒出口国,法国则以出口价值居首位
2008至2012年间,意大利的葡萄酒出口量于五年内提升了52.83%,从西班牙手中夺回世界领先地位。同期,法国的葡萄酒出口量增加9.74%,保持全球第三大葡萄酒出口国的位置,并继续成为葡萄酒出口值的全球王者。在亚太区,法国是领先意大利及澳洲的最大进口葡萄酒供应国。2008至2012年间,出口至亚太区的西班牙葡萄酒增幅高达167%。现时,西班牙为亚洲的第四大进口葡萄酒供应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