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兰合作银行(Rabobank)2013年第一季度报告提醒称,最近六年,全球葡萄酒消费已超过产量,涨价压力越来越大。
第一季度报告报告称,2013年全球葡萄酒行业面临的最大问题是,原酒进口商,如中国、俄罗斯和德国,是否能接受传统供应商(西班牙、法国)的涨价要求。如果不接受,就可能转向新世界国家或其它饮品。
荷兰银行葡萄酒行业分析家StephenRannekleiv在电话访谈中举例说:“俄罗斯一直大量进口廉价葡萄汁,如果原酒价格持续上涨,消费会不会转向传统伏特加?”

目前,作为全球第五大原酒进口国的俄罗斯,对价格最为敏感,且还没开始大规模采购新世界原酒。2012年俄罗斯停止从西班牙进口原酒,取而代之的是摩尔多瓦、乌克兰、巴西、南非等国,最近,俄罗斯又对格鲁吉亚葡萄酒解禁,即使如此,从新世界国家的采购量仍不足以弥补西班牙原酒留下的空白。
与此同时,中国也通过智利原酒进口取代西班牙。2012年中国对智利原酒进口量增至2500万升,西班牙原酒进口量跌至1200万升。但随着原酒成本普遍上升,中国对智利原酒的需求也有限。由于2014年阿根廷比索可能贬值,中国原酒进口可能转向阿根廷。至于德国原酒,价格直追西班牙,销售前景也不太好。
而巴西作为南美最大的经济体,在过去十年里葡萄酒进口增长至三倍。然而在2011和2012年,进口增长率大幅下跌,2013年到目前也不甚乐观。
为了控制通货膨胀进行的财政紧缩放缓了近年来的经济增长,通胀本身也侵蚀了消费力。巴西货币雷亚尔贬值近25%,加之国产市场排外保护的威胁,都增加了进口产品的阻碍和不确定性。
“近年来,巴西葡萄酒市场逐渐吸引国际关注,这是有合理原因的。尽管最近增长放缓,但市场环境发展迅猛。大型零售商通过清除滞销品牌,对葡萄酒管理重新审视,这为大品牌创造了机遇。直销市场在增长,新税制也增加了进口和经销的透明性,更能吸引大规模国际和国内资本。”,荷兰合作银行分析师Stephen Rannekleiv说。
全球范围来说,供应情况有所好转。由于欧盟内部需求不断下滑,欧洲去年低产造成的供应紧缩也得到放松。加之南半球普遍丰收,散装酒价格开始下跌。
全球趋势方面,欧洲生产商由于更紧张的内部供应和货币走低,价格得以提高。结果是出口量减少,总体出口额上涨。相同地,澳大利亚、新西兰和阿根廷在前几个月出口量下滑,但平均价格提升。
美国第一季度散装酒进口量下跌17%,瓶装酒增长8%。美国市场里,法国和意大利瓶装葡萄酒进口量增长最大,占总增长(130万箱)的一半。美元对澳元、智利比索和纽币的增值,对这些国家的供应商来说都是利好消息。而由于欧元下跌,在欧洲或许是另一番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