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造假对于中国葡萄酒市场的影响和损失现在很难估计。而被伪造的葡萄酒价格区间从90元的低价酒~35,000元的好年份优质葡萄酒不等。由于在中国大部分地区缺乏专业的葡萄酒窖,大部分中国人总是会在超市和大卖场购买散装葡萄酒,而这当中的水分就很多了。

波尔多普通餐酒勾兑糖水稀释之后再添加着色剂,人工香料而后高价卖出。在中国的很多地区都有这样的造假方式;很多不错的老年份葡萄酒却有一个异常新的酒标,而酒瓶上的酒标有事还会写错,比如"Lafite"或者"Benfolds"就会出现各种不同中文译名的山寨版本;而更加高级的一些"Grand Cru"葡萄酒往往会被一部分人回收酒瓶之后用老瓶装新酒再销售,甚至中国的某些网站上还公开销售高档葡萄酒瓶。
知情机构的报告显示:中国葡萄酒都有背标,有三分之一的中国葡萄酒消费者称,之所以不敢购买进口葡萄酒是因为他们不相信自己能够喝到和葡萄酒中文背标一样的风土特征和品酒词等等。中国的品酒词很多时候都会使用“口感饱满”,“柔和”,“精致”以及“新鲜”等等千篇一律的词来形容每一款葡萄酒。且不看多少人能够喝出这些风味,但可以肯定的是大部分中国人对于这种非常西洋化的品酒词能够理解多少?多少中国人能够切身体会黑醋栗,接骨木花,鳄梨等等的香气?而这些语句又能够对中国的消费者提供多大的指向性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