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FSP研发的“抗皮尔斯病害”(Pierce's Disease)酿酒葡萄栽培品种有望于2015年供商用育苗室进行繁殖。

该研究由加州食品农业部皮尔斯病和玻璃翅叶蝉防治部门拨款,其商业化培育面市的预测公布于本周在萨克拉门托举行的皮尔斯病研究研讨会。
经过对抗皮尔斯病葡萄10年的研究、培育、试种,加大戴维斯分校的葡萄栽培学教授AndyWalker博士研发出了最初的15种抗皮尔斯病栽培品种和葡萄砧木来进行测试和认证。
从2010年以来,他在小规模地块试行酿造抗病葡萄酒。他邀请了葡萄酒行业代表进行盲品,发现最后一代即第五代杂交品种具有高品质葡萄酒特征。
今年试酿的葡萄酒普遍获得来自萨克拉门托、圣罗莎、纳帕谷等地葡萄酒行业代表的好评。
新品种的研发运用了四项转基因应对策略,旨在抵御皮尔斯氏病病原菌——叶缘焦枯病菌(简称Xf),控制皮尔斯病害引发的一系列症状。Xf由吸食木质部养分的害虫所传播,各种叶蝉和沫蝉都能传播这种细菌。
新品种四种策略如下:
1.增强植物表面对病毒的吸附性
增强植物表面对Xf病菌的粘合度,控制病菌在葡萄植株内的毒性扩散。
2.搜寻并摧毁病菌
运用葡萄树基因工程学产生一种能够消灭Xf病菌的抑菌蛋白。
3.生命补给
利用最新识别的、能干扰程序性细胞死亡的葡萄基因,来控制皮尔斯病害症状。
4. 阻断病菌扩散
利用植物蛋白阻断植株内Xf病菌的扩散。
皮尔斯病害症状:病株在早春发芽晚,新梢生长缓慢,矮化、结实或结实少,枝条最初出现的8片叶叶脉绿色,沿叶脉皱缩、稍变畸形,以后再长出的叶片不再显示症状,只是在生长的中后期(晚夏)才出现局部灼烧症状。灼烧一般沿叶脉发生,后逐渐变黄褐,灼烧区大小不定,呈带状从边缘向叶柄进展。秋天病叶提早脱落,枝条上只留下叶柄。在叶片显症之后,枝条上的果实便停止生长,并凋萎、干枯,或可提前着色,但不是真正的成熟。枝条成熟不一致,颜色斑驳,未成熟的易受冻枯死。根部早期生长正常,严重时枯死,直至根茎部干枯死亡。该病对葡萄植株是致命病害,病株可以在几个月内死亡,也可以存活几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