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迪仙酒庄(Chateau D\'Issan),法国1855梅多克列级酒庄第三级。19世纪,奥地利国王曾说过:“迪仙庄酒是皇帝的贡品,是神的祭品(Forthe table of Kings and altars of the Gods)。”
迪仙酒庄简介
迪仙酒庄(Chateau D'Issan),法国1855梅多克列级酒庄第三级。19世纪,奥地利国王曾说过:“迪仙庄酒是皇帝的贡品,是神的祭品(Forthe table of Kings and altars of the Gods)。”
迪仙酒庄地理位置
迪仙酒庄(Chateau D'Issan) 位于法国波尔多梅多克玛歌村内,处于吉伦特河左岸,邻近美人鱼酒庄(Chateau Giscours)。
迪仙酒庄具体状况
迪仙酒庄拥有葡萄园52公顷,土壤由沙砾土与粘土构成,葡萄种植比例为65%赤霞珠(Cabernet Sauvignon)、35%梅洛(Merlot),葡萄树平均树龄为35年,种植密度为8,500株/公顷,平均单产为4,500升/公顷。迪仙酒庄的葡萄都是手工采收,使用控温不锈钢大桶发酵。在放入橡木桶中陈年之前,要经过21天的浸皮,正牌酒ChateauD'Issan在每年更新率为50%的橡木桶中陈酿,副牌酒Blason d'Issan则在每年更新率为35%的橡木桶中陈酿,而另外两种特酿则使用年更新率为30%的橡木桶。大部分的酒在装瓶前都将陈年16至18个月的时间。
迪仙酒庄历史
迪仙酒庄的前身提奥邦酒庄(ChateauTeobon),属于吉伦特河沿岸的碉堡城垛的一部分。这座城堡最早被记录在案的业主是诺阿汉(Noalhan)家族,随后酒庄被传给了托马斯·梅雅克(Thomas de Meyrac)。梅雅克家族一直拥有提奥邦酒庄直到十六世纪早期,后来通过联姻,酒庄被并入庞大的塞古尔(Segur)家族酒庄之中,该家族拥有包括拉菲古堡(Chateau Lafite)、拉图酒庄(Chateau Latour)等在内的名庄。
1527年,通过联姻提奥邦酒庄转入撒里纳家族手中,后来又依次传给了费里埃(Ferriere)家族和拉兰尼(Lalanne)家族。
17世纪初,通过联姻酒庄落入皮埃尔·迪艾森诺特(Pierre d’Essenault)手中。迪艾森诺特将原来的城堡拆下,建起了现今的迪仙酒庄城堡。迪仙酒庄城堡可以说是目前波尔多酒庄中最优雅、漂亮的城堡。它不仅有别致的花园和草坪,还有环绕着城堡的美丽护城河,城堡外还有高大的护城墙和城门。
1760年,酒庄由当地议员卡斯特诺(Castelnau)买下。
1776年,被卡斯特诺(Castelnau)和康帝家族(Candale)分成了两部分。城堡归康帝家族所有,随后被更名为“康帝酒庄(Chateau de Candale)”,但此家族的财产在法国大革命期间被充公。
1825年,由迪仙酒庄分割的两部分被贾斯汀·杜鲁克(Justin Duluc)同时买下。统一后的迪仙酒庄经历了频繁易主的一段时期。
1832年,克鲁斯家族买下了洛捷酒庄(Chateau Laujac)之后,又陆续购买了包括庞特卡奈酒庄(Chateau Pontet-canet)、鲁臣世家酒庄(Chateau Rauzan-segla)以及迪仙酒庄在内的六个酒庄。
1855年,幸运的布朗奇(Branchy)家族刚刚成为新庄主,迪仙酒庄就被评为61个波尔多列级名庄中的第三级名庄。
不久,布朗奇家族把迪仙酒庄卖给巴黎商人古斯塔夫·罗伊(Gustave Roy)。罗伊投资更新了酿酒设备,挖了一口深108米的泉水井,对城堡做了内部装修,然后把自己的家从巴黎移居迪仙城堡。古斯塔夫·罗伊的后人在一次世界大战前卖了酒庄,从此酒庄进入了一段灰暗时期。再加上19世纪后期的根瘤蚜虫和霉菌,以及接下来的经济萧条和战争等因素的影响,迪仙酒庄每况愈下。
1945年,迪仙酒庄被现任庄主已故的父亲以马利·克鲁斯买下,当时酒庄百废待兴,葡萄树需重植,酒窖需重建,葡萄酒工作坊也必须进行现代化改造。以马利成功地改造了迪仙酒庄,投入金钱、时间和精力修整酒庄城堡、花园、葡萄园以及各种设备,回复了迪仙酒庄昔日光芒。直到50年后的今天,克鲁斯家族仍然坚持不断地提升、完善葡萄园的维护,引进最先进的酿酒技术。
迪仙酒庄最佳年份
1996、2000、2001、2003、2004、2005、2006、2008